苏造办智慧商显欢迎您!
华语祥影-智慧商显-苏造办SuZaoBan
6*12小时服务热线:
15510033533
鉴往知来

王是一个姓,姓是半个国,家是一个院,院是半座城

作者:创始人 日期:2024-02-18 人气:1386
【苏言道】晋商作为中国明清十大商帮之一,起源于宋代,兴盛于明清。晋商的发展既得益于山西的丰富资源和地理优势,又得益于山西商人的勤劳奋进和勇于创新精神。鼎盛时期的晋商,财力雄厚,主要从事盐业、银号、钱庄等行业,也涉足煤炭、铁路等新兴的产业,在经营中注重信誉和信用,讲究诚信和品质,所以声誉卓著。晋商对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。在明清
王是一个姓,姓是半个国,家是一个院,院是半座城-采编: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
http://www.suzaoban.com/?a=show&c=index&id=4003

晋商作为中国明清十大商帮之一,起源于宋代,兴盛于明清。晋商的发展既得益于山西的丰富资源和地理优势,又得益于山西商人的勤劳奋进和勇于创新精神。鼎盛时期的晋商,财力雄厚,主要从事盐业、银号、钱庄等行业,也涉足煤炭、铁路等新兴的产业,在经营中注重信誉和信用,讲究诚信和品质,所以声誉卓著。晋商对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。

在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中晋商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明神宗的宰相杨士奇就是晋商出身。杨士奇历经五朝,辅佐四帝,虽然致死无法阻止大明最终的衰落,但他的忠心讲义、积极作为,堪称后世楷模,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也被永远铭记。但是今天我们所讲的这个人物并不是杨士奇。本文所述主人公虽身为布衣,却打开了晋商的一代创业传奇。

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有一座民间大院,被誉为“华夏民居第一宅”。这座历经了三百余年22代人修建而成的明清古建筑群,其完整的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,是北京故宫的1.6倍有余。

说起王家大院就要从它的第一代主人王实讲起,王实可以说是在农耕时代晋商创业成功的典范。王家大院创始人王实,祖籍原是晋阳(今山西太原),太原王氏子乔公第67世传人。宋靖康年间(1126—1127年),太原王氏第61世王充一脉辗转移居到灵石县南禹门外沟营村(今灵石县南关镇沟峪滩村)生活。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(1303年9月17日)夜,平阳(今山西临汾市)至太原一线发生了约8级特大地震,震中位于赵城(汾河之滨)。这次地震破坏房屋十万有余,死亡人数达27.8万,震中“附近一百五十里内”,平均三人中就有一人遇难。沟营村地近震中,山体滑坡,堰塞成湖,居民罹难者居多。王氏族人中王实等兄弟数人虽有幸能死里逃生。但已是无家可归、无处可停,于是王实兄弟开始了在外流浪的生活。当时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,汉人等级低劣,老百姓日子苦不堪言。到了皇庆年间(1312年),王实一家人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。就带着妻儿重回故地,落足于灵石县静升村西老槐树之侧定居。

王实初到静升也没什么特殊的才能,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农民本行种地的本事。于是就租用了大户家的几亩薄田,以佃农为生,农闲之余在山边开垦荒地。几年之后王家有了自己的几亩田地,成为了自耕农。有了自己的田地就有更多的粮食来源,吃不完的就拿去集市卖掉。耕种3年之后,王实手上攒下一笔余钱。王实本人品质淳朴头脑灵活,由于在太原间吃过豆腐,一直念念不忘,在耕种之余就开了一间豆腐作坊。刚开始不得经验,经过长时间的琢磨和试验,做出来的豆腐水嫩厚实,基本上与太原的上好豆腐并无二样。王家作坊所卖豆腐块大实惠,不久,就在静升镇打出了名声。再加上为人诚实和蔼,童叟无欺,豆腐作坊生意越做越大,后来自己忙不过来,于是就请了几个人耕种田地,自己专门经营豆腐作坊,成为本地一个小有名气的财主。

在静升耕耘、经商10余年后,王实的财富积累逐年递增,在此期间购买了30亩田地,同时,王家豆腐坊在灵石县城,以及邻近的介休、平遥二个县城也都开了分号,豆腐生意是越做越大。20年后王实积累了一定的财富,为彰显王家的身份和地位,开始修建王家宅邸,为后代奠基祖业。这才有了王家大院的雏形。

王实深谙晋商哲学,无商不富、义利结合。王家在静升经营20载,跟地方官打交道也是越来越密切。随着当时经济的发展,王实再一次看到了商机,后来经官府批准拿到前往蒙古经商贸易过关卡要塞符节。王实就把王家生意的中心放在了与内蒙的双向贸易上,把日常生活用品、茶叶、丝绸布匹等运到蒙古,再把蒙古的牛、马、羊、骆鸵、皮毛、药材等运回来。这样的双向贸易经营了5年有余,从中获利颇丰。王家逐年购置田地增加到100多亩租给佃农耕种,由于经商贸易的收益远大于耕种和豆腐坊,后来就关掉了豆腐坊生意。把所有的精力、财力都放在了经商贸易上。大家可能都看过电视剧《走西口》,往返蒙古的路程是异常艰辛,夏天蒙古戈壁、沙漠滚滚热浪的炎烤,寒冬腊月漫天飞舞的雪花,都没能阻挡王实经商行走的脚步。从最早10匹马运货3个月一次往返,10年后发展到每年多批次上千匹骆驼往返,王家的生意帝国从此拉开了序幕。

王实逝世以后,子孙们不忘先祖创业艰辛,继续往返蒙古进行双边贸易。王家的这份基业,也是历代子孙励精图治的结果。尤其是王家第六代子孙抓住历史机遇,在保留原来的农耕、蒙古商贸基础上,逐渐向农、工、商、贸发展。到第十二代王大业投靠皇室朱千聪,在京晋多地奔走经营终成巨富。从十三代进入清朝后,王家后代在晋、陕、蒙、冀、鲁、豫等各省建立了庞大的贸易商号。清康熙十二年(1673年),吴三桂叛乱,朝廷出兵平定急需军马粮草,王氏第十四代王谦受、王谦和兄弟抓住时机,向平阳(今临汾)知府捐献了24匹马。为褒奖王氏兄弟功劳,平阳知府向朝廷申令由王氏兄弟专职为清军筹集军马粮草。借助官方授予的特权,王家贩卖马匹、粮草等大型物资获利丰厚,由此实现了跨入晋商第一梯队的商业传奇。王家生意进入快速发展期,到了第十八代时王家年入近37万两白银。据载当时康熙末年国库收入仅2700万两白银。

王家大院的建设随着王家财富积累也逐年扩张,经过300多年发展到嘉庆年间达到顶峰,形成了红门堡、高家崖两大建筑群,总面积4.5万平方米。电视剧乔家大院展示了乔家(祁县乔家)建筑的宏伟,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乔家大院规模很大,但其实乔家大院还不到王家大院的四分之一。也因此王家及王家大院被后世传称“民间故宫”,“山西紫禁城”。


王是一个姓,姓是半个国,家是一个院,院是半座城-采编:苏造办智慧商显15510033533
晋商作为中国明清十大商帮之一,起源于宋代,兴盛于明清。晋商的发展既得益于山西的丰富资源和地理优势,又得益于山西商人的勤劳奋进和勇于创新精神。鼎盛时期的晋商,财力雄厚,主要从事盐业、银号、钱庄等行业,也涉足煤炭、铁路等新兴的产业,在经营中注重信誉和信用,讲究诚信和品质,所以声誉卓著。晋商对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。在明清
http://www.suzaoban.com/?a=show&c=index&id=4003

1526722225289.png

0
0
付款方式
×